文明习惯养成 | 使用公筷公勺,岂能“嫌麻烦”发表时间:2020-06-22 09:58 ![]() 必须强调的是,许多城市发出使用公筷公勺和推行分餐制的倡议,是为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。今年疫情扩散的原因之一,在于我们拥有围桌共餐的传统饮食习惯,诸如“一顿聚餐感染多少人”的报道并不少见。正如专家所说,共餐制最大的弊病在于,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借由餐具传播,增加了共餐者交叉感染、罹患传染性疾病的风险。疫情让我们吃一堑、长一智,遵从使用公筷公勺,或推行分餐进食,显然不能嫌麻烦。 ![]() 实际上,一家人或亲朋好友间,使用公筷公勺或推行分餐制,非但不会显得生分,反凸显出一种尊重,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态度。在围桌共餐之下,大家都用自己的筷子勺子,你给我夹口菜、我给你舀勺汤,看似亲密无间,在不拘小节之下,会给自己与他人埋下了卫生健康隐患,这并不是真正关爱家人或亲朋好友的表现。要知道,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,人的生命是十分脆弱和可贵的,所有陈规陋习都该为保障生命无恙让道。 推行“餐桌文明”,不仅需要人们主动转变传统情感交往观念,还需要相关部门长期进行宣传引导、制度规范,也需要餐饮行业长期严格执行,而不是一阵风。从老百姓角度出发,在全民健康教育中,要将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像“饭前便后洗手”一样,被广泛宣传,甚至有必要将这方面的内容,体现在学生的卫生教育课本中。 从餐饮行业角度出发,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不仅要进入地方的文明行为促进条例,明确提出“餐饮服务企业应当配备公筷公勺,有条件的应当推行分餐制,引导消费者文明就餐”,相关部门还需要持续加大对各餐饮单位落实公筷公勺、分餐制情况检查指导力度,不按要求设置摆放的要立即整改,整改不到位的还应处罚。传统就餐习惯“基因强大”,传统经营习惯根深蒂固,不动真格,公筷公勺和分餐制,极可能走在路上、停在嘴上、难以落实到餐桌上。 |